当我们处理颜色时,有一系列现象会与视觉大脑皮层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对于颜色是否协调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也可以将这些理论应用在你的图片上。其中涉及到两种最重要的对比:连续对比( successive contrast )及同时对比( simultaneous contrast )。连续对比是由法国科学家米 歇?欧仁?谢弗勒尔( Michel Eugène Chevreul )在 19 世纪 20 年代所发现的。连续对比也称作“后象”( after-image ),因为我们的眼睛在看完一种强烈的颜色之后,我们的眼睛会出现另一种相反色相的颜色。在下图中,当你盯着左边有红色圆圈,将注意力放在中间的那个十字标志的地方一分钟,然后快速将眼睛转到右边白色的区域里的十字标志处的地方。你会“看到”另一种不同颜色的圆圈――蓝绿色(如果你在看完红色后立即紧闭双眼,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后象”现象是眼睛及大脑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如果你注视一种强烈的颜色时间越久,这种现象就会越明显。这种连续对比的特点在于后象中的颜色总是原来那些圆圈上色相的补色。
我们盯着左边方框中间的十字的地方至少半分钟后,然后快速转向右边白色的背景,你会看到什么?
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原理相似,但会较迟才产生。就是说,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种强烈颜色后,眼睛会产生这种颜色的补色,但却是在过一段时间才发生。比如,你盯着下图红色圆圈中心点至少半分钟,然后立即将视线转到旁边空白地方的中心点,你会看到一个逐渐出现的后象,它的颜色是青色。如果这个圆圈是绿色(你可以在 Photoshop 里自己尝试一下),那后象的颜色就会是红紫色。
同时对比
与连续对比紧密相关联的是同时对比,指的是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相并列时,在观看其中一种颜色时会出现相邻颜色淡淡的补色的效果。特别是在一种中性色与一种强而单纯的颜色并列时效果更明显,如下图所示。换句话说,一块灰色的色块在另一种单纯的背景颜色下会使到这块灰色的色块呈现一层背景的补色。就算两种不是互为补色也会产生这种效果,只是效果没有这么强烈而已。
在视觉效果中其中一个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效果就是我们的眼睛在看一种强烈的颜色后在其旁边眼睛会出现其补色。最经典的证明就是一个中灰色色块被一种强有力的颜色包围时,灰色块上会出现一层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感觉。灰色被红色包围时会显得有青色笼罩在它上面。这种现象在非中性的颜色区域里也会发现,如紫红与紫色配对时,中间的正方形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 同时对比例子。斗篷上的银饰与布料产生了不同的对比(原图为红色)
朴金耶位移 (Purkinje shift )
这个名字来自一名波希米亚的心理学家在 1825 年所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黄昏时,当眼睛的暗视系统(对光反应感觉迟钝)开始工作时,而这时在眼睛的适光系统中的颜色感应圆锥细胞仍可以辨别颜色。适光系统对较长的波长有着更强的敏感性(如红及黄),而暗视系统则对波长较短的颜色(如蓝及绿)敏感性更强。因此在黄昏时,眼睛所看到的红与黄比原来它们本身的颜色会显得更深一些,而蓝色及绿色则会显得更亮一些。
贝措尔德效应 (Bezold effect )
颜色的影像与同时对比有关,但其相反的效应,则是由一名德国气象学家威廉?凡? 贝措尔德( Wilhelm von Bezold )观察所得。这种效应属于一种色彩同化,在这种效应中,由色彩学家 Josef Albers 通过红砖上的两张相似照片而得到证实,在下图中,浅色(白色的泥灰)使到红砖看起来更明亮,而在黑色的泥灰图片中则使到红砖显得更暗一些。这是一种视觉的混色效应产生的现象。
色彩振动
振动是颜色闪烁效应中的一员,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当光效应艺术( Op Art )深受欢迎时这种效应曾风光一时。特别是 Bridget Riley 及 Vasarely 等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对一组线、点及图案的排列可以在产生一种动感的视觉效应。同时,当你长时间观察这些图片时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正如艺术历史学家 Ernst Gombrich 所写到:“我很佩服这些作品的创造性,也很享受其中的乐趣,我也知道如果他们被排斥在主流艺术之外,那这些艺术家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
振动效应发生在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边缘上,这两种颜色色相有着强烈对比但在明度上却很接近。红色是最容易产生这种现象的颜色,因为其色彩明艳,明度适中,如在下图所示,所产生的效应是很强烈的。
在一些自然图案上可以应用振动效应,如下图将斑马的黑色斑线应用红、绿、蓝三原色。如果白色的区域变成灰色,这种视觉上的振动会更加明显。
边界消失效应
这是与振动效应相反的另一种效应。在这种效应中,明度相似但不同色相的颜色使到其交接边缘似乎消失了,或者难以辩认。就象蓝天上不同的白云及乌云堆积起来时所看到的现象――天空与云层的中间交接似乎融为一体。
色彩误差效应
这种效应与同时对比的效应有些相似,强烈的颜色对比使到同一种颜色呈现不同的感觉。在下面的左图中,我们的眼睛觉得上下两个浅蓝的区域颜色并不一样(感觉下面的蓝色要比上面的蓝色要深一些),但一旦将平放的深蓝及黄色带子移开(右图所示),却证明了中间的那个浅蓝色其实是同一种颜色。
“龙虾”效应
下图为不同的背景颜色在视觉上所显示的效应其中一个实际应用。在对象改变时,我们的眼睛总会对某一种实色进行视觉补偿。在下述这四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中(即背景颜色选择明度相差最大的几种颜色来与龙虾产生对比),我们所看到的龙虾感觉并不一样,特别是在绿色背景中(龙虾显得更红),而在红褐色的背景中龙虾显得没有这么红。